“大漠天鹰”飞出胜战新航迹******
隆冬时节,西北大漠。西部战区空军某基地所属无人机团的一架无人机结束训练准备返航时,突然接到上级“前出查证不明空情”命令。数百公里外的地面站,飞行员和保障人员按照预案迅速进入方舱,接管无人机操控,并将实时画面传回上级指挥所。这一幕训战快速转换的场景,让正在该团采访的记者感受到浓浓的战味。
该团领导告诉记者,作为新质作战力量,他们充分发挥无人机在空时间长、飞行油耗低、通联能力强等特点,不断提高人装结合效能,着力将机型优势转化为胜战优势。
保障方舱内,记者见到刚结束飞行训练的该团大队长马龙。今年是他改飞无人机的第十年。为实现从“能飞”到“能战”的跨越,十年来,他和战友操控无人机飞越沙漠戈壁、雪山海岛,为打造“临机召唤,召唤即打击”的“大漠天鹰”一路换羽高飞。在一次次跨战区、跨军种的联演联训中,他和战友感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以往,我们只在演习初期执行一些侦察任务。如今,无人机往往最早起飞、最晚降落,在高强度对抗中担负越来越重的任务。”
那次与某特战旅进行联合演练,该团无人机盘旋高空,将信息数据传递到地面单兵数字终端,帮助渗透作战的特战队员规划路线、实时预警,并随时准备提供空中火力支援。
与航空兵某旅开展协同突防突击演练时,该团无人机先期投入战场标定目标位置,提高侦察效率。友军战机发射制导弹药快速返航后,无人机抵近评估毁伤效果,并对残余目标进行补充打击。
在多兵种立体攻防演练时,该团无人机组成空中突击队,以最小代价探明“敌”防御漏洞、消耗“敌”防空火力,精准打击高价值目标……
面对演训场上取得的一次次进步,这支新质作战力量的官兵没有丝毫自满。记者在该团“军情研究室”看到,参谋长正在研究如何通过与友邻单位密切协同,提高链路抗干扰能力。“要以新质作战力量‘点’的突破,带动整个作战体系打赢能力的提高。”他告诉记者,未来战场,无人作战力量只有在体系支撑下才能释放最大作战效能。为此,他们将无人机纳入基地常态化体系训练,在与异型机及地面部队对抗演练中锤炼实战能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无人智能作战力量发展’。”该团领导说,随着无人机应用日渐广泛,只有更加积极主动谋战研战,探索创新作战理念、训练模式,才能更好担负起新时代赋予的使命任务。
记者采访过程中,远处机场不时传来阵阵无人机引擎的轰鸣声。十年潜心砺翅,利剑扬威沙场。这支新质作战力量乘风奋飞,必将在无人作战领域飞出崭新胜战航迹。(解放军报 记者 马嘉隆 通讯员 葛乐晨 柯长江)
农夫山泉涨价,只因瓶子贵了?******
中新网2月4日电(中新财经记者 谢艺观)近日,一则农夫山泉《杭州区域19升水调价通知》在业界流传。调价通知显示,从2月1日起,杭州市农夫山泉19升水零售价由20元/桶调至22元/桶。
3日,中新财经记者拨打农夫山泉官网电话,对方确认了这一涨价消息。
农夫山泉线上官方旗舰店不同规格商品截图。农夫山泉为何要调价?
对于本次提价原因,农夫山泉在通知中表示,“鉴于近年来因物价、原材料、人工及运营等成本不断上涨的压力”。
2022年半年报中,农夫山泉也提到,“我们生产产品包装最主要的原材料PET是原油的下游产品。原油价格的上升和不确定性给我们的生产成本控制带来压力。”
根据农夫山泉上市前披露的招股书,2017-2019年,PET材料占农夫山泉销售成本总额分别为29%、31.9%、31.6%,是销售成本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另据媒体报道,在2022年3月的一场分析师业绩会上,农夫山泉执行董事周震华直言,成本压力已经“超过企业单方面可以去消化的水平”。他表示,预计2022年PET成本较去年高出30%-40%。
调价会否蔓延到其他城市?
2021年12月,农夫山泉就曾发布价格调整公告,对上海地区19升水的零售价格进行上调,从2022年1月1日起由26元/桶调整到28元/桶。
上海、杭州已先后上调19升水价格,价格调整是否会扩散至其他城市?农夫山泉客服向记者表示,目前并不清楚。
至于其他规格的饮用水是否会随之进行提价,农夫山泉客服也没有给出答复。
不过在前述分析师业绩会上,周震华曾表示,“目前来讲,无论在水或饮料上,我们都没有大规模提价的计划,但是也一直在持续观望,也看到了竞品有一些调价动作,所以我们也不会‘就不调价’说得这么死。”
周震华说,由于后续市场及成本端变动大,农夫山泉涨价“会把所有可能性都开放”,但首选是通过提升经营效率消化成本。而由于成本上涨,农夫山泉2022年毛利“非常有可能下滑到2019年的水平”。
记者注意到,受PET采购成本提高影响,农夫山泉2022年上半年的毛利率已由上一年同期的60.9%下降1.6%至59.3%。
在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看来,农夫山泉涨价是一把“双刃剑”,虽然有可能提升农夫山泉的利润,但如果其他品牌没有跟进,或将影响农夫山泉的市场份额。
资料图:市民在超市里选购矿泉水。 窦跃文 摄成本压力困扰企业
受原油等上游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影响,中下游企业成本承压,近年来全球各种产品“涨声一片”。
据日本NHK电视台2月1日报道,日本2月份将有5000多种食品及饮料提价,继2022年10月日本的涨价潮达到30年来最大规模后,日本迎来新一轮涨价潮。
作为日本知名饮料品牌,有消息称,养乐多本社自1月起提高了在中国全境销售的乳酸菌饮料“养乐多”和“养乐多低糖”2款商品的售价,将把原材料涨价转嫁到销售价格上。
回顾2022年,在成本压力下,百事、元气森林、李子园、三得利等企业亦纷纷传出上调旗下部分产品价格。
“附近超市里的三得利无糖乌龙茶已经从以前的3元一瓶,涨到现在的3.5元一瓶。”在北京西城区工作的小林表示。
不过原材料成本的压力或在未来得到缓解。卓创资讯分析师赵颖表示,依据情景测算,预计2023年至2024年期间,油价将在2022年均价95美元的水平上继续下降,并在65美元/桶—80美元/桶区间内震荡下行。
这对于饱受包装成本上涨之苦的饮料企业来说,也许是个好消息。(完)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 |